终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放缓阶段之后,国内碳纤维制品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其他现代工业的发展,黑色黄金迎来发展风口。
作为一种新兴材料,碳纤维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高温、抗蠕变、抗震、可设计性强等优越的性能,然而居高不下的原料成本及制造成本阻碍了下游应用行业的发展进程。
目前看不出有指数式发展趋势。其原因主要是碳纤维贵,除非是所用原料大幅降价,或出现革命性的新工艺和新技术,而目前的情况是原料不断涨价,也没有看到新技术的出现。由于丙烯腈价格在不断上涨,碳纤维成本也随之上升,制约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大面积使用。
目前碳纤维整个产业链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对于碳纤维生产企业来说,生产成本高,对于应用企业来说,应用成本高,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碳纤维制品价格过高。
由于日本东丽碳纤维涨价发酵,加之国内环保压力增大,丙烯腈、燃料煤等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升,导致国内碳纤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环保政策仍将持续加码,原材料、用工成本也在持续上升,预计未来几个月碳纤维价格还会迎来一波涨价潮。
碳纤维价格为何如此之高?
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等业内专家在接受新材料在线?采访时表示,因为生产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国外技术的垄断、供需两侧失衡等问题的存在,致使国内碳纤维的成本高于国外,但国产碳原丝的质量很难过关。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只有加大企业研发力度,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由制造升级质造,中国的碳纤维行业必将买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