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不断追求节能减排与性能提升的背景下,碳纤维制品凭借其优势,正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的新焦点。
碳纤维是一种理想的轻质材料。实验表明,车辆总重量减少 10%,燃料消耗可降低 6%-8%,碳排放减少 4%-10%,刹车、加速与操控性能也会提升 。目前,碳纤维已广泛应用于车身结构件、底盘部件、内饰件及覆盖件等。2024 年,中国的仰望、小米等品牌开始采用碳纤维车身实现轻量化,如比亚迪仰望 U9、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等。
展望未来,2025-2030 年碳纤维在汽车领域将迎来快速发展。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整备质量预计降低 20%,每车碳纤维用量将≥2%,价格有望降 80 - 120 元 /kg;到 2030 年,每车碳纤维用量≥5%,价格或降 65 元 /kg 。届时,碳纤维在车身、传动轴、座椅、后备箱盖、防撞梁等部件中的应用将逐渐增多。
然而,碳纤维制品在汽车行业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挑战。一方面,其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在量产车型中的普及;另一方面,制造工艺复杂,对生产设备和技术要求高 。但随着技术进步与产业链完善,这些问题有望逐步解决。例如,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碳纤维复合材料规模化制造的机遇正不断增加 。
可以预见,碳纤维制品将在汽车行业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为汽车的轻量化、高性能化发展持续赋能。